例1: ZFG-3表示:针入度为220~250(1/10mm)的3号复合钙基润滑脂。
例2:ZG-3表示:针入度为220~250(1/10mm)的3号钙基润滑脂。
例3:ZFLE-3表示:针入度为220~250(1/10mm)的3号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。
2. 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:
a.针入度(锥入度),针入度是评价润滑脂软硬程度(稠度)常用指标,所谓针入度值是指在规定质量、规定温度(25℃)下,标准圆锥体由自由落体垂直传入装于标准脂杯内的润滑脂,经过5S所达到的深度,其单位1/10mm。
b.水分:水分是脂润滑脂的含水量,润滑脂的水分有两种存在形式:一种是游离水。它混杂或吸附在润滑脂内,会对润滑脂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,降低润滑脂的防护性能,引起腐蚀,也会降低润滑脂的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。另一种结构水,钙基润滑脂都含有水分,这与脂肪酸钙早形成水化物,从而起到稠化剂的作用。但锂基脂、铝基脂则不允许有水分。
C. 滴点,滴点是指润滑油受热开始熔化滴落第一滴流体时的最低温度。滴点可以确定润滑脂使用时允许的最高温度。要求选用润滑脂时其最高工作温度比滴点低20~30℃。
液压油产生油泥的因素,主要是因为液压油的抗氧化性能差、受氧化因素多,液压油在工作时是处于高温和高压环境的,并有金属做催化,很容易发生聚合,烃类分子的碳与氧、氢与氧都会发生反应,形成胶质或积碳。
还有一个原因是液压油的抗泡沫性太差,空气释放值高。在经油泵或回流时,产生气泡不能及时消除,并进入循环,然后再一定条件下发生“爆炸”(气泡破裂),产生“柴油效应”。局部高温又使得液压油氧化或聚合反应,形成胶质,这一影响,还造成油泵叶片、齿轮面、液压系统机件的表面产生“点蚀”现象,对设备损害很大。
润滑油中不饱和烃越多,越容易发生胶质和积碳,石蜡基润滑油较环烷基、中间基润滑油更容易产生胶质和积碳。
高品质的液压油应是加氢精制的润滑油,基础油精制程度越高,其抗氧化性能越好,液压油越不容易产生胶质或积碳。
通用液压油的性能与基础油关系最大,添加剂含量很小,一般不超过1%,就是靠基础油自身的性能来实现其稳定的功能